作者:陳抱陽(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與科技藝術學院教師、北京高精尖人工智能與數(shù)據(jù)藝術實驗室研究員)
如今,參觀美術館、欣賞藝術作品成為許多人的休閑選擇。然而,在諸類藝術中,當代藝術因其多樣性和復雜性,往往難以被觀眾廣泛理解。這種藝術形式不拘泥于傳統(tǒng)的繪畫和雕塑,而是涵蓋了裝置、表演、聲音和視頻等多種形式,從而打破了傳統(tǒng)藝術的界限,使得藝術作品的形式變得多樣化,難以用單一的標準來評判。在這種情況下,“高深莫測”“不知所云”往往成為一些觀眾面對藝術品時的直觀感受。
從20世紀中葉開始,藝術家們開始打破傳統(tǒng)藝術的界限,通過各種媒介和技術來表達對社會和文化的關注。其中一些重要的藝術流派和代表性藝術家,對理解當代藝術的發(fā)展至關重要。比如,波普藝術是當代藝術中極具影響力的一個流派,藝術家們利用大眾文化的圖像和符號,挑戰(zhàn)傳統(tǒng)藝術的精英主義,使藝術更加大眾化。極簡主義和概念藝術也在同一時期興起,這些流派更加關注藝術的觀念和思想,而不僅僅是傳統(tǒng)的美學價值,一些藝術家的作品強調形式、空間和材料本身的美學特性,而非象征或表現(xiàn)。此外,法國藝術家馬塞爾·杜尚的“現(xiàn)成品”藝術,如他的《泉》,把司空見慣的生活用品擺進美術館,挑戰(zhàn)了藝術與物品的界定,引發(fā)了對藝術本質的廣泛討論。
當代藝術的一大特點是利用了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和觀念,將它們融合并重新構架。例如,裝置藝術可能會用到生活中常見的物件,如椅子或桌子,通過對這些物件的重新組合或添加新元素,賦予它們新的含義和功能,從而引發(fā)觀眾對空間和記憶的深入思考;而視頻藝術可以通過剪輯和重組日常拍攝的影像,探索時間和敘事的新方法,挑戰(zhàn)傳統(tǒng)影視的敘述方式。
當代藝術之所以能激發(fā)觀眾深刻的情感和思考,正是因為它常常將這些看似普通的日常片段置于全新的語境中,挑戰(zhàn)觀眾的日常體驗和認知框架,促使人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和周圍的世界。以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徐冰的《天書》為例,這部作品包括四卷書,共有604頁,書中的文字都是徐冰自己設計的,這些字符看起來像是漢字,但實際上沒有任何可供識讀的意義。他手工雕刻了4000多個木制活字,并用這些活字印刷了書頁。徐冰通過這種創(chuàng)造性的文字游戲,挑戰(zhàn)了我們對語言和文字的固有理解,引發(fā)了觀眾對于語言本質的深層思考。藝術家通過這種方式探討了社會、文化以及個人身份的重要問題,使得作品不僅僅是視覺的展示,更是觀念和思想的傳達,建立起觀眾與作品之間新的、更深層的連接。
簡言之,當代藝術為觀眾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以此來探索和體驗現(xiàn)實,但這種轉換并非易事,因為觀眾需要在日常體驗與藝術體驗之間建立一種新的聯(lián)系。藝術家通過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融入個人的感受、經驗和觀點,構建了一條獨特的藝術道路。一方面,這條道路可能充滿了隱喻、象征和復雜的情感表達,要求觀眾在一定程度上放棄他們對現(xiàn)實的常規(guī)理解,開啟一段深度的思考和感知之旅;另一方面,藝術家的個人特征和社會文化背景在作品中的體現(xiàn),又往往需要觀眾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yǎng)和藝術敏感度,才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作品的深層意義。這就使得在理解和欣賞當代藝術的過程中,觀眾的思維被挑戰(zhàn),感知被重新塑造,最終可能達到對日常生活的重新認識和評價。
藝術家通過作品探討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通過創(chuàng)意和情感的力量,向觀眾傳達更深層的信息。在這個創(chuàng)作的旅程中,藝術家經常需要在保持個人風格和觀點的獨特性,以及使作品具有普遍吸引力和影響力之間找到平衡。這是一個不斷探索和調整的過程,藝術家既要忠于自己的內心世界,也要讓作品能夠與更廣泛的觀眾產生共鳴。藝術不僅是藝術家個人情感的釋放,更是一種社會交流的橋梁。通過藝術作品,個人的視角和社會的視角可以相遇和對話,從而豐富了我們對世界的理解和感受。這種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實現(xiàn)個人與社會價值觀調和的旅程,是藝術魅力和價值的重要來源。
伴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fā)展,藝術家們更加廣泛地運用新型技術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如數(shù)字媒體、虛擬現(xiàn)實、增強現(xiàn)實、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和生物技術等。創(chuàng)作手段的多樣化,促使當代藝術的表達形式變得越來越豐富。藝術家們面對的挑戰(zhàn)是如何將先進技術和傳統(tǒng)的藝術表達形式融合,以及如何確保這些技術增強而非替代了藝術的核心價值——也就是說,藝術家們在使用這些新工具時,需要不斷嘗試和調整,以確保技術服務于藝術的深層主題和情感表達,而不是單純的“炫技”。
當藝術的概念表達已經需要觀眾投入大量精力去理解,甚至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識時,科技的融入究竟是幫助了觀眾的理解,還是增加了理解的難度?這個問題值得深入探討。一方面,藝術家們利用虛擬現(xiàn)實、3D打印等技術提高作品的直觀性和可視化,通過創(chuàng)造具體化、沉浸式體驗,使復雜、抽象的藝術觀念更易于被觀眾感知和理解。同時,這些技術還增強了藝術作品的互動性和多感官體驗,通過實時反饋和感官融合,促進觀眾的情感參與和思維活動。另一方面,科技的融入帶來前所未有的表現(xiàn)手段的同時,也對觀眾的理解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當藝術作品涉及高度專業(yè)的技術,如人工智能和合成生物學等,它們的復雜性往往需要觀眾具備一定的科學知識,這無疑提高了理解的門檻。技術的抽象性和新穎性可能使一部分觀眾感到陌生甚至疏離,尤其是那些不熟悉或不了解這些技術的人。此外,信息過載和過度的技術依賴也可能分散觀眾的注意力,使他們難以抓住藝術作品的核心主題和深層意義。
雖然藝術家在探索新技術的同時尋求突破傳統(tǒng)藝術的限制,但這種前衛(wèi)的藝術表達方式和深入專業(yè)技術領域的嘗試,往往超出了普通觀眾的理解范圍。這時如果僅僅展示作品,而缺乏相關的藝術知識普及與教育,觀眾沒有足夠的知識支撐,往往就會感到難以理解。
應對這種挑戰(zhàn),藝術家和展覽機構可以采取多種策略。首先,藝術家給觀眾呈現(xiàn)的不要僅僅是冷冰冰的藝術作品,而是要通過“講故事”的手段,傳達人的情感和觀念,直觀傳達深層主題,幫助觀眾理解科技與人性的復雜互動,也可以促使觀眾反思在科技進步中的道德和情感挑戰(zhàn)。其次,藝術家也可以通過舉辦講座和工作坊,直接與觀眾交流,分享其創(chuàng)作的思想和使用的技術。再次,展覽機構可以通過提供多媒體解說和互動導覽等輔助信息,幫助觀眾理解作品的技術背景和藝術概念。將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科技進步與人性的敘事模型相結合,能有效地降低觀眾理解的難度,提升作品的情感深度和社會價值。
無論是利用日常材料還是先進科技,當代藝術都在不斷突破傳統(tǒng)思維,不斷重新定義表達方式和觀看體驗。正如英國學者威爾·貢培茲在《現(xiàn)代藝術150年》的導論中所說:“和大多數(shù)看起來難以理解的東西一樣,藝術就像個游戲,你真正需要知道的只是它最基本的規(guī)則,以便讓曾經令人困惑的一切開始變得有意義。”當代藝術深化了藝術家及觀眾對人類和社會現(xiàn)實的理解,成為強大的社會對話工具。理解當代藝術需要觀眾開啟跨學科的思考,豐富藝術體驗,并擴展對世界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