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處中國東南沿海,山多林茂,泉瀑飛流,煙嵐繚繞,溪河交錯,長長的海岸線更是天風海濤,層浪拍岸,蔚為奇觀。八閩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造就了福建人能吃苦耐勞和大自然面前倔強的獨立生存能力。同時,他們又有大海一樣寬博的胸懷,包容和汲取多樣的生活文化。歷史上出現(xiàn)過無數(shù)放眼世界的人物,僅畫壇上就出現(xiàn)過許多影響海內外的名家,如明代莆田的吳彬、曾鯨,清代閩西的上官周、黃慎、華巖,以及近代仙游的李燦、李霞、李耕等民間高手,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擅于各自不同生活環(huán)境中汲取詩書畫題材,同時又能夠互相借鑒學習,這些直接或間接地互相影響,逐漸形成了福建人杰地靈的山海文化特色,應該說就是閩中畫派。本期推薦的上官周,即是其中一位代表性人物。
清朝福建繪畫發(fā)展有影響的人物,有上官周、華巖、黃慎、李燦、上官惠、鄭玨、周超等一批卓有建樹的汀州畫家,其中上官周、華巖、黃慎影響最大,被稱為“閩西三杰”,他們在繪畫技藝上不斷創(chuàng)新,并以詩書入畫形成一股潮流,鼎力革新,把閩畫推向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度,甚至在清代中國繪畫史上也有其特殊的地位和貢獻。
上官周生于康熙四年(1665),原名世顯,后改名周,字文佐,號竹莊,福建長汀縣人。他是清初汀州畫家群中最早走出閩地,云游江南、嶺南各地,并揚名海內外的畫家,其成功經驗直接或間接地對晚輩們有著積極的示范作用。他的山水和人物畫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尤其是晚年刊行的線描人物畫集《晚笑堂竹莊畫傳》自乾隆八年(1743)刊刻之始,至今兩百多年來被不斷地翻刻重印發(fā)行,版本多達十余種,傳播于海內外,其影響的廣泛程度可列明清人物畫譜之前茅,成為后人學習傳統(tǒng)人物畫的重要典著。
上官周的童年受社會的動蕩和戰(zhàn)爭的影響,和許多適齡讀書的孩童一樣也遭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甚至荒廢了學業(yè),他在《晚笑堂竹莊詩集·自序》中所說“當甲寅乙卯間疊遭兵燹,竄伏草土,學殖益就荒落……”,指的就是這幾年的兵亂。由于失去了束發(fā)之年求學的機會,上官周不得不選擇了學藝,以畫謀生,開始了一生畫家的職業(yè)生涯。
上官周青年時期的創(chuàng)作題材廣泛,人物、山水、花鳥皆有涉及,但主要還是歷史人物故事,如黎士泓著作中提到的《陳荀星聚圖》《觀碑圖》等。上官周青年時期的傳世作品不多,遼寧省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上官周山水圖屏》是目前發(fā)現(xiàn)上官周較早的一件作品,現(xiàn)收藏于福建師范大學的《上官周人物畫冊》十六幀、廣東澄海市博物館收藏的《三仙圖》及被刻成版畫的《明太祖功臣圖》是這個時期的人物畫代表作。
從以上傳世的上官周早期作品可以看出,上官周雖然早年因為戰(zhàn)亂失去了讀取功名的機會,但他在研習繪畫的同時,不但沒有放棄讀書,反而閱讀的范圍和興趣還更加廣泛,他研讀古籍經典,飽覽詩書,出入古人,為他日后的創(chuàng)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而也基本奠定了他的人生追求和審美取向。
他這個時期的山水畫與同時期其他畫家最大區(qū)別,載于他是充分發(fā)揮其人物畫的優(yōu)勢,人物在其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景致往往都有人物活動的場面和細節(jié)。上官周這一時期人物畫創(chuàng)作除了融入山水畫,還有一類題材,就是“行樂圖”。行樂圖是古代畫家為自己或他人(文人或有一定身份的人)寫照或叫“小影”,別于民間畫像,通常以人物為主,配上園林、庭院、軒齋等景致,以示主人公的身份,要求既要畫得好,畫得像,還要畫得雅致;不僅善畫肖像,還須擅長山水花鳥,作行樂圖還常常成為畫家與文人交友的一種方式。上官周這類作品未見傳世真跡,但從文獻記載看,他這個時期做了不少“行樂圖”。如康熙五十七年,上官周在廣州曾為游粵東的查慎行做畫過一幅《查初白扶筇戴笠圖軸》 ,查慎行返回海寧后,隨身攜帶,先后有六位他的好友為此圖題跋。此外,他還為釋成鷲、蘇誀、汪后來等友人作過小影。
隨著交游面擴大,上官周在人物和山水繪畫方面的才華也逐漸為外界所認知,甚至可以說聲名遠揚,在民間還被稱為“江南神筆”?滴跷迨吣辏1718)他接到宮廷征召宮廷畫家的詔書,對于一個職業(yè)畫家而言,也許是難得轉換身份的機遇,但是,面臨這一難得的機會,上官周卻淡然處之,毅然選擇了放棄,而堅守著自由平淡的生活。關于辭詔一事,上官周的南好友廣東著名詩僧釋成鷲《咸陟堂二集》收錄的兩篇詩文可以見證,其一《送上官竹莊奉檄赴京》:
昨日征書下紫薇,西風吹破芰荷衣;碎琴市上心兼遠,脫穎囊中愿不違。技在丹鉛聊復爾,道存磅礴想依;紅顏易老長門女,得入昭陽勝掩扉。
偶將余技事丹青,內詔傳宣繪御屏;悔不早為投筆計,遂令今有毀茶經。終南捷徑胥同軌,硯北鉛刀好發(fā)硎;行矣殷勤勸芻秣,風云何處不登瀛。
從詩文的內容看名“送”實“留”!靶幸右笄趧衿c秣,風云何處不登瀛!睒O力勸阻,建議上官周別在宮廷里浪費才情。在前輩的勸導下,上官周毅然放棄了進宮的機會,選擇了自由平淡的生活?滴跷迨四甓,上官周思鄉(xiāng)心切,欲返家鄉(xiāng),成鷲真情挽留,寫下了《送上官竹莊還里》:
竹莊別閩入粵,作客數(shù)年,日夕思歸,筆墨之暇繪作《煙村行樂圖》,寓歸興也。予見而賞之,賦為長歌以堅其志,尋阻世緣弗果行。前歲,內詔赴京,力辭乃免,至是浩然有歸志矣。已亥冬,浣裝還里,此煙村行樂至親至切時也。其行也,詩以送之。
煙村行樂畫中人,歸去方知事事真;數(shù)載竹莊千里夢,八閩風景一朝親。還家記得來時路,學道偏宜未老身;珍重詩囊兼畫筆,莫教余技動風宸。
上官周不僅在繪畫上“究三祖之神奇,開諸家之生面”,而且中晚年開始誦讀古籍經典,思維出入古今,對歷史典故他有獨特的見解,這就是他能開創(chuàng)自己個性繪畫作品的基礎。在他的傳世繪畫作品中,極少見到迎合市俗需求的題材。上官周雖然身為布衣,職業(yè)是畫家,但更像一位地道的文人,堅守著高古淡遠的格調,謝靈運、慧遠、陶淵明等魏晉以來的先賢高士成為他創(chuàng)作中經常表現(xiàn)的題材,無不顯現(xiàn)出對先賢高士的敬仰。他感嘆道:“夫頌古人詩,讀古人書,想其人而不得見,誠千古之恨事也。茍頌古人詩,讀古人書,披其圖而如知其人,豈非千古之快事乎?雖然,難言之矣。人非圖則無由見,圖非畫則不能傳,安尋天下頌詩讀書者之皆能畫?善畫者之皆能頌詩讀書?”力圖把心中的圣賢高士、功臣英雄、詩人畫家、忠孝節(jié)義立傳造像以傳后世,這就是上官周在余生中最大的心愿,也是他開始成為出版人的思想前奏。
乾隆二年(1737),在朋友的鼓勵下,上官周把二十余年來所作的近三百首詩結集成冊刊行,書名為《晚笑堂竹莊詩集》,他在詩集刊行后不久,就開始閉關于晚笑堂,更潛心去研究歷史典籍,并整理讀書心得。
“遇一古人有契于心,輒不禁欣慕之、想象之,心摩而手追之”,他刻畫了自周秦以下至明代有代表性的七十六位先賢,“要其精神所住,結而成象”。乾隆八年,七十九歲高齡的上官周攜孫子上官惠再度回到久別的廣州,訪得雕版名手,把完成創(chuàng)作的七十六位歷代圣賢、名人線描造像與他早年創(chuàng)作《明太祖功臣圖》結集為《晚笑堂竹莊畫傳》刊行,終于達成了他晚年最大的心愿。
上官周的思考是很獨到的,他深刻地意識到畫于墻壁于紙帛,可能因為歲月風雨侵蝕而剝離或流失,而書籍才是最好的傳世載體。事實證明,他是有遠見的。 《畫傳》可謂集大成者。一方面,它體現(xiàn)出上官周在歷史、文學等方面的深厚修養(yǎng),也是上官周在繪畫上多方面才能的綜合呈現(xiàn)。
他不僅善于寫真,又擅寫意,既善畫人物,又長作山水,所以他塑造的人物形神兼?zhèn),逼肖意出;不僅造型準確嚴謹,而且用筆灑脫自然;雖然白描,卻氣長韻足,富于變化,傳統(tǒng)十八描幾乎都能從中找到。另一方面,充分體現(xiàn)了畫家對唐宋以來傳統(tǒng)人物畫的繼承與弘揚!懂媯鳌肪C合吸收了明代人物畫家及明末清初幾本重要人物畫譜的優(yōu)點,又避免了各自不足,充分發(fā)揮畫家在史學、文學及肖像畫技巧等方面的優(yōu)勢,形成了上官周獨特的白描人物畫風格,在中國人物繪畫史上具有承前啟后的意義!懂媯鳌纷郧“四瓿蹩桃詠恚撩駠200多年期間,先后被不斷翻刻或重印,傳世版本多達十余中,廣泛流傳于海內外,成為后人學習人物畫經典范本,對清中期以來中國人物畫以及日本江戶時期的歷史題材繪畫都產生過深刻地影響。
上官周一生雖以畫事為職業(yè),但淡泊名利,“生不求聞達,亦不于貴介稍屈”;雖然身為布衣,卻執(zhí)著于高古淡遠的格調,堅守著文人的氣節(jié)與風度;他不僅是一位杰出的畫家,還是一位歷史學家、詩人,更是一個成功的出版人。他筆下栩栩如生的歷史名人和古代圣賢的經典造型,通過他自己編輯刊行的《晚笑堂竹莊畫傳》完整地流傳至今,成為我們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