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易也!弊冞w、變更、變換,該是“化”的基本義涵。但“化”的字源又是如何表達的呢?從甲骨文看,左邊為正立之人,右邊是倒立之人,一正一反,恰似體操運動員的一個前空翻,表明了一個變易的過程。
也有把相互顛倒的兩個人解讀為生死變故的過程,即從昂首挺立到向下躺倒入土。一生一死,方生方死,構(gòu)成了“化”的哲學意味。
還有的構(gòu)勒了一幅悲戚的畫面:一個活人守著死者,悲戚地發(fā)出“嗚哇、嗚哇”的哭聲。這似乎揭示了生死之變,又解讀了“化”的聲符由來?墒,這般情景似乎恰恰與“哀”有關(guān)呢。
運動著世界,從無到有、從生到死、從蒙昧到開明、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其實就是一個變遷、變易、變動的“化”的過程!昂凸拾傥锘!弊匀辉旎趨R交媾,和實生物!坝嘟袼够,可以無恨!币曀廊鐨w,多么灑脫的生命觀!皞瘮∷,大亂之道也!蓖犸L邪氣盛行,社會不亂才怪。“以禮樂合天地之化”,說的是順時應(yīng)變,不也是教化的本義嗎?
“化,教行也。”通過教育使人的心、風俗、品性的行為發(fā)生改變,無疑是一個與“化”有關(guān)的“春風行動”。以中國式現(xiàn)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化”的過程,又將是怎樣澎湃激越的歷史巨變呢?(沙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