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建設兵團,一個并非陌生的字,自首批知青插隊落戶后的第三個年頭(1969年)起,便在浩浩蕩蕩的3000萬知青大軍中,一躍而成為上山下鄉(xiāng)的“正規(guī)軍”。在當時中國龐大的農墾、軍墾系統(tǒng)中,12個建設兵團成了主戰(zhàn)部隊。在隨后的2-3年中,千萬名兵團戰(zhàn)士在中國大片荒蕪、貧瘠的土地上,拉開了一幕可歌更可泣的屯墾戍邊、改造邊疆的奮斗長卷。
歷史是嚴酷的,以今天的眼光看,12個兵團當年的開墾也許是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也許不符合經濟運作規(guī)律,但在物資困乏的60年代,誰不希望創(chuàng)作出蘇維埃集體農莊式的模式和奇跡?
建設兵團,一種半軍事化的墾荒組織形式的產生,使中國遼闊疆域構筑起一層屏障。中國需要在周圍包圍中,尋求安定的保障。生產建設兵團--特殊歷史時期的特殊產物。沒有生產建設兵團就沒有中國邊疆地區(qū)的穩(wěn)定局面,沒有生產建設兵團,邊疆的經濟就不會更快地發(fā)展。
1,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1954.12.5-1969.8.23劃歸新疆軍區(qū),149個農牧業(yè)團、181個工礦企業(yè)。
2,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 1966.1-1968.6.18劃歸沉陽軍區(qū),編制6個師,轄64個團。
3,蘭州生產建設兵團 1969.4.9-1973 蘭州軍區(qū)領導,編制6個師,下轄57個團場;將1965年組建的原甘肅、寧夏、陜西、青海四個農業(yè)建設師收編至旗下,成為全國唯一的跨省兵團。
4, 廣州生產建設兵團 1969.4 廣州軍區(qū)接管原海南、湛江農場,編制10個師,下轄148個團(分別按產品劃分,如橡膠、茶葉、劍麻、油棕、谷物、水果團等)。
5,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 1969.5.7 隸屬北京軍區(qū),下設6個師,41個團(廠),4個直屬廠團 。
7, 安徽生產建設兵團 1969.9.17 南京軍區(qū)領導,接管國營農場、茶場、林場等42個。
9,云南生產建設兵團 1970.3 隸屬云南軍區(qū),由云南省和云南省軍區(qū)領導,在原農墾系統(tǒng)基礎上組建4個師,32個團,4個直屬單位。
200多萬人的一個群體,分布在新疆的每一個角落,可以說新疆有多大兵團就有多大;兵團人來自五湖四海,中國所有省份的人都能夠在遙遠的異鄉(xiāng)找到同鄉(xiāng),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中國有多大兵團就有多大。因此,想深入了解兵團幾乎是不可能的,想描摹兵團人更加的不可能。
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兵團的人又都是相同的,無論是一個偏遠的高山上的牧工,還是兵團的指揮員,他們被共同地放入“兵團”這個模具中打碎了重新糅合,經過重塑的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兵團人。
自1954年中國組建第一個兵團,至今整整50年。一直以來,他們都是一群遠離人們視線的人,一群生活在邊疆塞外的人,一群以獨特方式被編制起來、過著獨特生活的人,一群為國家的安寧和邊疆的發(fā)展作出不朽貢獻的人。
10萬鑄劍為犁的兵,10萬大上海的知青,250萬五湖四海的人,在新疆,在天山的兩側,在昆侖山、阿勒泰山造就的塔里木和準噶爾盆地里,在2000多公里的邊境線上,他們組合成一個特殊的群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在中國的東北、西南、西北都曾經有過“兵團”這樣的組織,但在上個世紀70年代中后期,其他的兵團都解散、消失了,曾經在兵團戰(zhàn)斗過的人們也四散而去,只有新疆的兵團留了下來,直到今天。